1声源降噪技术
1.1设备运行工况调整
噪声的产生源于振动与摩擦,许多设备发出噪声往往是由于安装精度不够、润滑程度不够、或者齿轮啮合间歇过大等等因素造成的,这些问题可以从设备本身着手进行改进,以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还有些设备如大型电机可安装变频器可降低转速,部分生产装置可改进生产工艺等,均可从设备自身运行的工况进行调整,而降低设备噪声。以上降噪方式往往需要生产单位自身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环保工程公司很难从该方面对设备及工艺进行改进而实现降噪。
1.2有源降噪
有源降噪是在噪声源旁边安装一台电子声源,该声源的噪声频率与噪声源的频率相同、相位相反,从而与源噪声相互抵消,而达到降噪的目的。该降噪技术属于..降噪技术,受噪声源频率多变的影响,其运用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除在较小范围内用于降低低频噪声(如机床旁工人耳边、飞机座舱驾驶员头部附近等),或在较大范围内用于降低简单声源(如大变压器站、大加压站等)的噪声以外,并未普遍应用。
2传播途径降噪技术
2.1吸声降噪
当声波传播至某一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而反射的声能量会比入射的声能量小,损失的那部分能量就是被物体表面所吸收的能量。被吸收的能量越多,那么这一材料的吸声性能就越高。材料吸声的原理是噪声传播进吸声材料内部,引起空气振动所产生的摩擦作用,使声能量转换为热能而损耗。根据吸声机理不同,吸声材料可分为多孔性吸声材料、和共振吸声结构两大类。
吸声降噪通常应用于室内墙面吸声,降低反射噪声,降低室内混响声,调整建筑物内部音质等,在高噪声源房间内、工业企业车间内部、歌剧院、演播厅等应用交多。
2.2隔声降噪
当声源发出的声波传播到其他区域并对该区域形成噪声影响时,往往在声波传播的途径上设置阻挡声波传播的材料或结构,使得声波不能顺利穿透这些材料或结构,或在透过时产生很大的能量损失,从而达到降低需保护区域噪声影响的目的,这就是隔声降噪。隔声降噪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相当广泛,如家中的240砖墙、建筑物上安装的窗户、道路上的隔声屏障等均是隔声设施,根据这些物体的面密度不同,其隔声性能不同。
2.3消声降噪
消声降噪是指利用消声器降低管道、洞口内的噪声,消声器不影响气体的通过,但却能大大降低声音,根据消声器原理,消声器分为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小孔放散消声器等,阻性消声器是利用了材料吸声的原理,声音在消声器内传播被吸声材料消耗吸声而减小声能量,抗性消声器降低噪音的原理在于噪音在消声器内反射,入射声波与反射声波相位相反相互抵消而衰减了其声能量,阻抗复合消声器是阻性与抗性消声器的叠加,其原理二者皆有,小孔放散消声器主要用于高压气体通过某一管道口喷射而出形成的尖锐噪音,这种噪音根据压力不同噪音可高达120dB以上,小孔放散消声器的原理是将气流进行了分散,降低了气体的流速。
2.4减振降噪
噪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而发出的,根据振动强度的大小,某些生源在发出振动的时候,可以带动与之接触的物体一起振动,这样就加大了振动源的发声面积,从而加剧了噪音的产生。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电的手机(开启振动)拿在手中与放在桌面上的噪声值是不一样的,其原因是手机振动通过桌面传播形成了更大的噪声源。可以看出,阻隔发声源对于降低噪声的重要性,在工程实践中,通过减振器与减振垫的联合使用,可以大大减小各类动设备因振动而发出的噪声。
3被动降噪
在某些情况下,噪声特别强烈,无法采用前述的两种方式降噪时,或者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有噪声时,就需要从接受者角度采取措施。对于人,可佩带耳塞、耳罩、有源消声头盔等;对于有防止噪声需求的设备等,可将其安放在隔声内或隔振台上。
标签: